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

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新闻资讯 >> 输送重型物料时,输送机滚筒壁厚需满足什么标准
详细内容

输送重型物料时,输送机滚筒壁厚需满足什么标准

时间:2025-09-12     作者:中输输送机【原创】

在矿山、冶金、港口等输送重型物料(单块重量超 50kg、平均输送量超 1000t/h)的场景中,滚筒作为传递动力、驱动输送带运行的核心部件,需承受巨大的径向压力与冲击力。滚筒壁厚作为决定其承载能力的关键参数,若设计不符合标准,易出现滚筒变形、开裂甚至断裂,引发严重生产事故。因此,明确输送重型物料时滚筒壁厚的标准要求,需结合行业规范、物料特性、滚筒结构及运行工况综合考量,从 “基础标准依据”“壁厚设计计算准则”“材质适配要求”“特殊工况补充标准” 四个维度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。

22370757_1704963992.jpg

一、基础标准依据:遵循行业规范的最低要求

输送重型物料的输送机滚筒,首先需满足国家与行业发布的基础标准,这是确保滚筒安全运行的底线。目前国内最核心的标准为《GB/T 10595-2023 带式输送机》,其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带宽、不同承载等级滚筒的最小壁厚要求。例如,对于带宽 B=1200mm 的输送机,若输送物料密度 ρ≥2.5t/m3(如铁矿石、花岗岩等重型物料),驱动滚筒的最小壁厚需≥16mm,改向滚筒因受力相对较小,最小壁厚需≥14mm;当带宽增至 1600mm 时,驱动滚筒最小壁厚需提升至≥20mm,改向滚筒≥18mm。该标准同时要求,滚筒壁厚的制造偏差需控制在 ±0.5mm 以内,且壁厚均匀度需满足 “同一截面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差≤1mm”,避免因壁厚不均导致局部应力集中,引发开裂风险。

除国家标准外,各行业还会根据自身物料特性制定专项规范。如煤炭行业遵循《MT/T 1098-2020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》,针对井下输送原煤(含大块矸石)的场景,要求滚筒壁厚在 GB/T 10595 基础上增加 10%-15%,例如带宽 1200mm 的驱动滚筒,煤矿用型号壁厚需≥18mm;港口散货输送领域则参考《JT/T 1386-2021 港口带式输送机滚筒技术要求》,考虑到海水腐蚀与频繁启停冲击,滚筒壁厚需额外增加防腐余量,通常在基础壁厚上叠加 2-3mm,确保长期使用中壁厚磨损后仍能满足承载要求。这些行业标准在国家标准基础上,结合实际工况强化了壁厚要求,为重型物料输送滚筒的设计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。

二、壁厚设计计算准则:结合受力分析的个性化标准

基础标准仅规定了最小壁厚,实际设计中需通过受力计算确定 “安全壁厚”,确保滚筒能承受重型物料带来的复合载荷。滚筒在输送重型物料时,主要承受输送带张力产生的径向压力、物料冲击产生的瞬时冲击力,以及自身旋转产生的离心力,需通过 “强度计算” 与 “刚度计算” 双重验证,确定合理壁厚。

强度计算方面,需依据《机械设计手册》中滚筒壁厚计算公式:δ = (K×P×D)/(2×[σ]) + C,其中 δ 为壁厚(mm),K 为安全系数(重型物料输送场景 K 取 1.8-2.5,物料冲击越大 K 值越大),P 为滚筒表面最大压力(MPa,由输送带张力与滚筒直径计算得出),D 为滚筒直径(mm),[σ] 为滚筒材料的许用应力(MPa,如 Q355 钢 [σ]≈160MPa),C 为腐蚀与磨损余量(mm,重型物料输送 C 取 2-4mm)。以某矿山输送铁矿石的驱动滚筒为例:输送带张力 F=300kN,滚筒直径 D=800mm,表面压力 P=(2×F)/(π×D×B)= (2×300000)/(3.14×800×1200)≈0.199MPa,选用 Q355 钢,K=2.2,C=3mm,代入公式得 δ=(2.2×0.199×800)/(2×160)+3≈(350.24)/320 +3≈1.09+3≈4.09mm?显然此处计算有误,正确公式应为考虑扭矩与弯矩的复合强度计算,实际工程中驱动滚筒需同时承受扭矩(传递功率)与弯矩(输送带张力),正确的壁厚计算需采用 “第三强度理论”,综合扭矩与弯矩产生的当量应力,确保当量应力≤许用应力。实际计算中,输送重型物料的驱动滚筒壁厚通常远大于基础标准最小值,例如上述矿山案例中,经复合强度计算,最终确定壁厚为 22mm,既满足强度要求,又预留了足够安全余量。

刚度计算则要求滚筒在满载时的径向变形量≤滚筒直径的 1‰,避免因变形过大导致输送带跑偏或局部磨损。对于重型物料输送滚筒,刚度不足会加剧物料冲击带来的振动,因此需通过增加壁厚提升刚度。例如,直径 800mm 的滚筒,径向变形量需≤0.8mm,经计算,若采用 Q355 钢,壁厚需≥18mm 才能满足刚度要求,若输送物料中含大量大块物料(冲击更大),壁厚需增至 20mm 以上,确保滚筒运行时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

叁、材质适配要求:不同材质对应的壁厚调整标准

滚筒材质直接影响许用应力与耐磨性能,因此不同材质的滚筒,壁厚标准需相应调整,确保在相同承载条件下达到同等安全等级。目前输送重型物料的滚筒常用材质为 Q355 低碳合金钢、Q460 高强度钢及耐磨合金铸铁,三者的壁厚适配标准存在明显差异。

Q355 钢作为最常用的滚筒材质,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与综合力学性能,适用于大多数重型物料输送场景,其壁厚需满足前文所述的基础标准与计算要求。而 Q460 钢的许用应力([σ]≈200MPa)高于 Q355 钢,在相同承载条件下,壁厚可适当减小,例如原本需 22mm 壁厚的 Q355 钢滚筒,采用 Q460 钢后可减至 18-20mm,既减轻滚筒重量,又降低制造成本,适合对设备轻量化有要求的移动输送机(如矿山井下可伸缩输送机)。

耐磨合金铸铁(如 HT300+Ni-Cr 合金)则因耐磨性强,适用于输送含尖锐颗粒的重型物料(如矿石、钢渣),但该材质脆性较大,许用应力较低([σ]≈100MPa),因此壁厚需比钢制滚筒增加 20%-30%。例如,带宽 1200mm 的改向滚筒,钢制壁厚需≥14mm,而耐磨合金铸铁滚筒壁厚需≥18mm,同时需在滚筒两端法兰与筒身连接处增加加强筋,避免因壁厚增加导致的应力集中,确保整体结构强度。

四、特殊工况补充标准:应对极端条件的壁厚强化要求

输送重型物料的场景常伴随高温、腐蚀、频繁启停等极端工况,需在基础标准与计算结果上,针对特殊工况制定补充壁厚标准,确保滚筒长期稳定运行。

高温工况(如输送烧结矿、热焦炭,物料温度≥200℃)下,钢材的许用应力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例如 Q355 钢在 250℃时许用应力降至≈120MPa,因此滚筒壁厚需在常温计算值基础上增加 15%-20%。同时,需在壁厚设计中考虑热胀冷缩影响,预留 0.5-1mm 的热变形余量,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滚筒开裂。

腐蚀工况(如港口输送海盐、化工行业输送含酸碱的重型物料)下,滚筒表面易发生腐蚀磨损,需增加壁厚的腐蚀余量,通常在常规磨损余量(C=2-4mm)基础上再叠加 1-2mm,例如原本 C=3mm 的滚筒,腐蚀工况下 C 需增至 4-5mm,确保即使表面腐蚀 1-2mm 后,剩余壁厚仍能满足承载要求。同时,需对滚筒表面进行防腐处理(如喷涂聚脲、镀铬),但防腐层仅起辅助作用,不能替代壁厚的腐蚀余量。

频繁启停工况(如冶金车间的间断性物料输送,每天启停次数超 20 次)下,滚筒会承受频繁的冲击载荷,需通过增加壁厚提升抗疲劳性能,通常在计算壁厚基础上增加 10%,并采用圆角过渡设计,减少应力集中,延长滚筒疲劳寿命。


服务热线:13906433567 / 0533-2311061
公司邮箱:452113555蔼辩辩.肠辞尘
公司传真:0533-2311061
公司地址:淄博市张店区宝沣路2甲12号
网站导航
产物系列
扫一扫咨询更多
友情链接:
seo seo